你姓王的嘛!在東勢很少見。

周六的上班早晨,華崴診所的司機徐大哥這樣對我說。

姓王的人明明就超多

那我跟你說!我家那邊的村莊大家都姓徐」徐大哥接著說道。

咦?全村人都是嗎?」我覺得神奇。

幾乎啦,我住大茅埔那邊,你只要不是我們村的,立刻被發現

才一大早的,我們不知怎麼會閒聊到了東勢人的姓氏,
還以為整村同姓是古時候才會有的事情。

這麼回頭一想,我認識的東勢人裡面,除了華崴院長徐醫師、司機徐大哥之外,永和永漾牙醫的院長好像也是東勢出身的,也正好姓徐…
會不會其實…東勢超多人都姓徐?

出於好奇,我就開始Google搜尋東勢的單姓村落。
不查還好,一查發現東勢的姓氏史彷彿是一部城鎮發展史,
對歷史沒半點興趣的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在東勢工作了一年,跟這片土地有些許連結( ?
這段歷史看上去不但沒覺得枯燥,反而挺有趣的,更意外地開啟我的東勢小小尋古之旅…

Hakkaman: 客家人起源

歷史課都翹課去打球的我,其實一直沒有搞懂…
東勢很多客家人,那客家人從哪來?
為什麼客家人都生活在丘陵區域?

台灣的閩南人與客家人其實都是中國渡海過來的移民(從福建廣東一帶),大概在17世紀荷蘭時期就有人移民來台灣,閩南人來自福建南部、客家人則來自廣東東部。一開始,閩南人與客家人其實人數差不多,並沒有閩大於客的情形。

就這樣到了清朝,在平定台灣的鄭成功之後,康熙不想積極治理台灣,只求不要讓台灣再度壯大成反清復明的基地,於是請平定明鄭的施琅頒布了渡台禁令,內容如下:

  • 其一,渡臺需經官府稽查審核,偷渡者必處嚴懲。
  • 其二,凡渡臺者,皆不許攜家帶眷。
  • 其三,不准廣東省民潮州惠州客家人渡臺。

嗯,前兩項應該是怕台灣人丁興旺,但…為什麼渡台禁令還特別禁止客家人渡台呢?
原因是鄭氏家族當時反清受到了很多廣東潮州惠州客家人的幫助,部將也多是客家人,因此施琅直接明令禁止客家族群遷台。(官方理由是「潮州惠州之地,海盜淵藪,積習未脫」)

禁令一頒布,台灣的客家族群移民開始銳減。人數一減少,在閩客地理資源爭奪中漸居下風,最後漸漸被排擠到貧脊的丘陵區域,夾在閩南人與山地原住民之間求生存。

台灣閩粵分布圖,可以看到閩南人有人數優勢,幾乎佔據了所有平原區域,客家人(粵、橘色)的生活區域集中在丘陵。
東勢的客家人來自於廣東省潮州府的大埔縣。客家人與閩南人是語系的分別、廣東人與福建人則是地理的分界,兩者雖相關聯但不完全一致。「閩非全福、粵非全客」,用省籍只能區分一個大概,每個客家庄都有獨一無二的源頭。

而一族的姓氏,便是古代中國父系社會的象徵。在地域的開墾過程,若是某一姓氏發展興旺,就會從中心向鄰近區域擴散,同姓之人在某區域漸漸強盛,就會成為單姓村落。例如:桃園武威的廖姓村,彰化鹿港很多的施姓(跟施琅有關!),都有地域發展的軌跡。

客家人在東勢

清初,政府對台灣的態度就是放任消極:人民不惹事、我就不管事。
為了避免漢人與原住民起爭端,乾脆直接在台灣地圖劃定一條「土牛線

所謂的土牛,就是標記漢番邊界的土牆,沿著邊界每50公尺會有一個,規定漢人(不論閩或客)不能越界進到原住民的領域開墾。

台中東勢區古稱東勢角,隔壁的石岡區古稱朴仔籬,石岡是在土牛線的界內,而東勢卻到界外了,所以東勢早期其實是屬於泰雅族的生活領域。

清乾隆時期台灣地圖裡的台灣是「橫躺」的,視角是由西部向東望。地圖上可以看到山地與平原的交界畫了一條「土牛線」。放大可見朴仔籬(石岡)在線內,為漢人活動區域;東勢角在線外,為原住民活動區域。
中研院的數位歷史地圖重建了中部地區的在乾隆25年(藍)與乾隆49年(紫)的土牛線,可以看到石岡與東勢的相對位置,中間有大甲溪直切而過,做為漢番地域的天然界線。
現在台中石岡區內的土牛國小中,可以見到西元1761年的土牛碑,碑文上描述著邊界土牛牆的大小:每隔50公尺,堆起一座長約6公尺、寬3公尺、 高2.5公尺、頂寬約2公尺的土堆。
因為石碑在校園內警衛室旁,禮貌地向警衛室的人打過招呼就可以進去參觀了。

清朝中葉,歐洲列強進入了大航海時代,清朝政府好像漸漸發現台灣在邊疆海防的重要性,一改消極態度,設立了「台澎水師」打造各式木戰船。由於戰船製作需要大量木材,石岡區域的客家人便開始偷偷越界到土牛線外進入東勢角伐木開墾,以便取得軍用木材、賣給政府來賺錢,政府需要木材,所以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現今東勢附近的四角林林場、大雪山林場、谷關旁的八仙山林場,路線都是從東勢中心輻射出去,雖然這些林場是日治時期才被設立,但這些林業區域早在清代就已開發。

那越界到東勢開墾的是些什麼人?就是當時東勢附近的幾個大姓客家宗族,國圖館中的東勢鎮誌是這麼說道的:

越界伐木最直接的後果就是跟原住民起衝突,工匠常常被泰雅族人獵首砍頭。然而只要能賺大錢,殺頭的生意仍是有人要做,客家匠人為求工作平安,便在界線外的匠寮區域祭拜巧聖先師(也就是魯班,工匠之神)。石岡區的望族劉章職與地方仕紳楊芳齡楊及任等人出資建立巧聖先師廟,除了祭祀外,先師廟開始變成東勢區域的生活與行政中心,客家人團結防禦原住民侵擾,劉姓以及其他仕紳的姓氏也漸漸成為了東勢的大姓族群。

客家姓氏剩多少?

寫到這裡我們知道,劉姓毫無疑問是東勢發展史中最大的姓氏,其他大概有張姓楊姓等。

咦,那司機大哥的徐姓呢?徐姓在東勢早期的開拓史好像不太顯眼。直到找到了下面這張東勢區域姓氏整理表才得到答案。

徐姓是在東勢北邊校栗埔區域(藍色箭頭)的主要姓氏,位在東勢市中心偏北的位置。

於是我不禁好奇:這些東勢姓氏的歷史痕跡,2022年的今天還剩下多少呢?
雖然沒時間做大規模研究與田野調查,我還是發揮小小的研究精神,索性把來東勢華崴牙醫做齒顎矯正的名單做了個小規模姓氏統計。

姓氏排名 東勢華崴矯正科 2018年全國統計 差距
9.5 % 11.1 % -1.6 %
8.7 % 3.2 % +4.5 %
7.1 % 5.3 % +1.8 %
7.1 % 8.3 % -1.2 %
5.6 % 1.3 % +4.3 %
4.8 % 1.3 % +3.5 %
4.8 % 2.7 % +2.1 %
4.8 % 4.1 % +0.7 %
4.8 % 6.1 % -1.3 %

(註:本統計樣本數少,僅為單純現象觀察、不具統計意義)

納入矯正名單共126人,並歸納出前9大姓氏,設定姓氏比例多於全國平均值2%為顯著。
則東勢顯著姓氏有劉姓賴姓楊姓徐姓,與東勢開墾先賢姓氏幾乎相符。而陳姓數量雖然最多,但在台灣陳姓數量本就是第一,東勢陳姓的比例尚不及台灣平均值,相對偏少。

實在神奇,東勢地區的姓氏史竟然在小小的矯正診間中仍可以觀察的到,日常的那一長串候診名單彷彿有了新的意義。或許歷史的遺跡終將在一代一代人的生活中消失殆盡,但探古尋源這件事,彷彿觀察矯正中的牙齒一樣,只要夠仔細,總能有些有趣的新發現。

-謹以此文紀念東勢華崴司機徐文雄先生-

撰文者 | 王俊襱

喜愛分享科普文章,熱衷攝影與旅遊的齒顎矯正專科醫師。

專業知識分享列表
矯正注意事項列表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