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孩子是否害怕看牙,一見到牙醫師便嚎啕大哭不肯坐上治療椅?

孩子牙齒明明很痛,卻不願意配合治療,常常讓爸媽醫師都心疼。但是您知道嗎?緊張崩潰的孩子們,經過醫師依照心理學原理進行「行為控制」後,其實大部分都願意配合治療。

本篇將為您詳細說明讓孩子乖乖看牙的心理學法則。

孩子為什麼怕看牙?

害怕看牙的原因,最常見的原因是「對療程未知」和「過往的不良經驗」,讓他們不願面對牙醫師。

1. 對療程未知

對於初次或者不常看牙的孩子,被爸媽帶來不熟悉的診所環境、突然面對陌生的醫師、護士。接著再看到診療椅上面有好多很可怕的「看牙工具」,孩子不知道今天到底會「被醫師怎麼樣」,豈能不緊張?

於是孩子開始尋思,腦中想著接下來的劇本:

上次看到穿白衣服的醫師,我屁股被打了一針,今天是…要打針?

媽媽上次說:你不乖我叫警察來抓你、你不刷牙的話就叫牙醫拔牙,今天會不會是要…
…拔我的牙?

想到這些可能後,嚎啕大哭、不肯就範也是可以預期的結果。

2. 過往的不良經驗

若孩子已經看過牙,對環境和醫師都較為熟悉了,為何還會拒絕治療呢?最常見的原因是「不再相信你們大人說的話」。例如:

媽媽上次說看牙完全不會痛、結果卻會痛;
醫師上次說今天沒有要拔牙、卻趁我不注意拔了一顆乳牙。

那麼,即便今日成功的「」小孩完成一次治療,聰明的孩子下次就知道:大人都不會說真話,於是開啟他們長期的「看牙不合作運動」,下次即便真的沒有要拔牙、真的不會痛,沒用的,孩子不會再相信了。

您發現了嗎?

孩子不肯乖乖看牙,除了本能上對陌生事物害怕之外,家長平時的一言一行與醫師的看診方式都會影響孩子對「看牙這件事」的想法。因此,孩子童年期有良好的口腔保健,不僅僅是醫師的課題,更需要爸媽對於兒童牙科治療有更正確的觀念。

兒童行為控制是什麼?

行為控制(Behavior control)是利用心理學的技術,幫助孩子度過看牙時未知害怕的情緒、知道牙科治療的流程與規則,進而願意配合看診。

常見的臨床做法有-
操作制約Tell-Show-Do結構化,以下將分別說明:

1. 操作制約

操作制約是一個心理學理論,用來解釋高智商動物的學習行為。簡單來說就是:「作一個行為,會得到一個結果,這個結果讓動物決定下次是否會再重複這個行為。」如果這個說法太抽象,我們來舉個例子:

如果一個六歲的孩子把自己的房間整理得很乾淨,得到了媽媽的稱讚,並獲得了獎賞:一個最喜歡的玩具車,那麼以後要他去整理房間,也許他就會比較樂意。反過來說,如果今天有一隻猴子,每當他想要拿起房間裡的香蕉吃就會被電擊,那麼試過幾次以後,牠可能就不會碰香蕉了。(上述比喻摘錄自超普通心理學網站

所以操作制約的基本流程是

做出正確的行為 → 給予獎賞、移除懲罰 → 再次做正確行為機率提升
做出錯誤的行為 → 給予懲罰、移除獎賞 → 再次做錯誤行為機率降低

那看牙醫時要怎麼做到操作制約呢?請看下方的表格整理:

牙科看診的行為與獎懲內容

正確行為
 自己坐上治療椅
 躺好沒有亂動
 嘴巴張得很大

錯誤行為
 賴著不坐椅子
 大哭|尖叫
 手亂撥|腳亂踢

獎賞
 言語稱讚鼓勵
 增加漱口休息次數
 媽媽可以牽手手

懲罰
 提高音量糾正
 拿走最愛的被被或娃娃
 增加治療秒數
 父母離開診間

 

舉例來說-

小孩在治療椅上腳亂踢(錯誤行為)→
醫師請媽媽不能牽手(給予處罰)→
醫師告訴孩子腳不亂動,媽媽就可以繼續牽手(解釋規則)→
孩子開始配合不亂動(正確行為)→
立刻請媽媽繼續牽手(給予獎賞

藉由醫師反覆的使用操作制約,可以讓孩子在看診時做出越多正確行為、避免更多錯誤行為。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這邊所指的獎勵與懲罰,並不是指您看完牙齒後帶孩子買冰淇淋的這種獎賞,也不是離開診所後出聲責備孩子的這種處罰。看診時,醫師操作制約的獎懲過程是非常細膩的,必須符合以下三個要點-即時性一致性適量性

◆ 即時性:在行為發生的「當下」、「立刻」給予相對應的獎懲,如此孩子才能夠將所做的行為和得到的獎懲做直接連結,知道這次是為什麼得到賞/罰。

◆ 一致性:相同的行為要獲得同樣的獎懲。

若同樣一件錯誤行為獲得的懲罰有高有低,會讓孩子有僥倖心態,認為這次試試看也不一定會有較高的懲罰。

◆ 適量性:也就是比例原則,獎勵與懲罰的輕重須符合行為的程度。

舉例來說-

若孩子今天認真整理房間,會有5000元獎金,雖然會大幅度的提高孩子今天整理房間的意願,但會造成價值觀改變,日後其他較低的獎勵效果皆不佳。相對來說,如果錯誤行為的處罰太過強烈,可能會造成孩子的焦慮感而迴避學習,例如:僅因功課沒寫完就要被罰跑操場20圈,孩子可能也不想寫功課了,反而因焦慮而逃學。

醫師在治療中反覆不斷的針對孩子的每個瞬間行為來做行為控制,可以讓孩子明白:

配合醫師的規則才是快點結束治療的唯一方法

如果我一直重複正確的行為可以有獎賞,反之則有處罰

在孩子開始願意配合的狀態下,醫師自然能完成高品質的治療。其實不只是在牙科治療,日常處理孩子的行為、情緒、課業學習問題,操作制約也是很實用的心理學法則。

2. 解說-示範-執行 Tell-Show-Do

醫師的工具要適當的「化名」來幫助孩子理解,舉例來說:

牙科探針 → 仙女棒
牙科氣動手機 → 嗡嗡嗡小蜜蜂
吸唾管 → 吸水的大象鼻子

把「可怕」的牙科工具讓孩子實際看過、摸過,可以讓孩子知道根本不可怕、放鬆許多。

3. 結構化

將治療的流程拆成片段告知小孩,有點像是把一首交響曲分成幾個樂章,讓孩子能夠簡單理解治療進度,緩解對療程的焦慮。舉例,醫師可以在看診一開始跟孩子說:

嗨,你自己坐上椅子非常厲害,我們今天做三件事,做完就可以回家,哪三件事呢?

第一件事:滴藥藥讓牙齒睡著(其實就是打麻藥
第二件事:抓蛀蟲(其實就是補蛀牙
第三件事:領禮物(聽起來是簡單的事

以上對話就是結構化,孩子聽完後簡單理解今天只要做好三件事,而且最後一件事聽起來還是開心的事,心情能夠更放鬆。醫師也能夠在治療中間不斷提醒孩子我們已經完成哪些步驟,距離領禮物不遠了。

但結構化切勿拆分成太多片段,否則可能會有可怕的反效果

嗨,你自己坐上椅子非常厲害,我們今天完成20件事就可以休息了唷…

孩子聽到非但無法放輕鬆、醫師也難以說明現在進行到哪個步驟。

總結來說,若今天的治療目標是跑步3000公尺,我們要讓孩子知道總共要跑3圈操場(每圈1000公尺),而不是30圈操場(雖然每圈只100公尺)。

4. 行為控制的年齡

行為控制必須建立在孩子已經有足夠的認知能力,通常是心智年齡3歲後開始可以嘗試行為控制。3歲以下的嬰兒在診間哭鬧是原始的本能反應,無法理解規則,因此建議在家長的懷抱下使用「膝對膝看診」技術。

家長應該如何配合

1. 保持安靜不跟孩子說話

家長在旁邊,有時會幫忙「複述」醫師的話,或是不斷的跟孩子說話、哄孩子安慰孩子。然而,兒童緊張的時候,爸媽的話會轉移他們的注意焦點,干擾醫師無法順利跟孩子溝通。

當然,如果孩子已經很適應看牙,心情很放鬆,那爸媽隨時想跟孩子說話都是沒問題的。

2. 不要買貴重禮物給小孩當看完牙的獎品

獎勵需要符合比例原則,才不會破壞價值觀。貴重禮物確實能讓孩子願意配合一兩次治療,但效果是短暫的,到下次治療又會再重蹈覆轍。檢查與治療牙齒是一輩子的事,我們建議,治療後陪伴孩子散散步,聽聽他的心聲與看法,對孩子來說就是很棒的禮物了。

3. 家長與醫師是同一國的

平日與孩子說話,爸爸媽媽的言語之間,切勿將牙醫師形容成「可怕的人」或是「懲罰小朋友的人」,更不要說「如果做壞事就帶你去看牙醫」云云,因為這樣會讓小朋友先入為主的對看牙齒產生恐懼。我們建議,如果跟小朋友談到看牙醫,只需告訴他:「小朋友跟大人一樣,要定期給醫生檢查牙齒。

行為控制無效怎麼辦

不論操作制約如何給予獎懲,孩子就是不願配合呢?例如以下的劇情:

小孩在治療椅上腳亂踢(錯誤行為)→
醫師立刻提高音量糾正(給予處罰)→
孩子仍然繼續亂踢(持續錯誤行為)→
醫師立刻再請媽媽不能牽手(給予第二項處罰)→
醫師告訴孩子若腳不亂踢,媽媽就可以繼續牽手(解釋規則)→
孩子仍不配合甚至開始大哭大鬧(錯誤行為加重)→
立刻請媽媽離開診間不能陪伴(給予第三項處罰)→
醫師告訴孩子若乖乖配合,媽媽就可以陪伴並繼續牽手(再次解釋規則

然而,媽媽離開診間後,小孩仍不配合…那再來呢?怎麼辦

當我們窮盡所有可行的懲罰方式(音量提高、減少休息次數、父母離開診間…等),孩子還是不配合,但牙痛又不能放著不管,此時就必須考慮下列兩種治療方式:束縛板全身麻醉

1. 束縛板

束縛板(Papoose board)是正規的治療方式,可以固定孩子的頭與手腳,保護孩子與醫師的看診安全。孩子在束縛板內無法亂動,一定會更緊張。治療中,醫師還是可以持續使用操作制約來幫助孩子放輕鬆。此種治療方式雖然可以順利完成治療,但通常會讓孩子更怕看牙,因此較具有爭議性。若是希望順利看牙但不希望孩子害怕,就必須考慮全身麻醉。

2. 全身麻醉

若不希望使用束縛板,全身麻醉是最有效率的處理方式之一,兒童的全身麻醉治療是成熟安全的,在經過麻醉科醫師的專業評估之後,牙醫師可以在孩子睡著的狀況下一次處理完全部的牙齒問題,睡醒後也不會對牙科治療產生恐懼感。


結語

兒童牙科治療須在孩子與醫師建立互信關係後才能有效率的進行,有時需要較多次的約診、有時也會無功而返。帶孩子看牙醫,除了是解決他們的口腔問題之外,其實更是在陪伴他們成長、認識這個世界,需要家長多一點耐心與體諒。

撰文者 | 王俊襱

喜愛分享科普文章,熱衷攝影與旅遊的齒顎矯正專科醫師。

專業知識分享列表
矯正注意事項列表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