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正治療是牙科治療中的特別項目,專門解決齒列不正、笑容不夠美觀的問題。當你開始有想做矯正的念頭,打開網站或社群平台都可以查詢到玲瑯滿目的文章與資訊。有的文章以矯正方式與價格來分析、有的是個案矯正後心得分享、而有的是行銷廣告。現在是網路的時代,矯正相關資訊取得非常容易,但爆炸般的資訊量有時反而讓人無所適從。

因此,本站「矯正治療前」系列文章想先帶領矯正新手了解「矯正前必備知識」,幫助您在矯正前做好心理準備、並有識讀各類矯正資訊的能力。

一切治療開始之前,下文將仔細告訴你「矯正從頭到尾」會做些什麼事,讓你有心理準備。

矯正治療的流程

矯正治療從頭到尾有六大步驟,以下詳細說明

1. 初診諮詢

選擇好矯正的診所後,請先預約諮詢時間(若還不知道如何選擇矯正診所,可以參考「如何選擇矯正地點」這篇文章)

初次諮詢主要的內容是簡介矯正方式、並初步分析你的齒列狀況,
前往診所諮詢之前,建議先想好自己矯正的「主要訴求」,或簡稱「主訴」
也就是「你最在意的牙齒問題」,例如:
「我在意嘴唇很暴」
「我的臉型不太對稱」
「我覺得這裡很亂(指)」
「我沒辦法咬斷麵條」

這些矯正主訴是醫師決策的重要方向。醫師聽完主訴後,會給你一些專業意見,或給你看過往類似案例的治療照片,來釐清你想要的治療效果,並告知你可能的治療時間、方式、收費範圍。

  • 諮詢所需時間:通常是10-30分鐘
  • 諮詢所需費用:免費或收費,收費通常不會超過五千元

諮詢完後,應該就能大致了解自身的齒列問題,但此時先別太糾結於治療的細節。請優先思考下列問題:這位醫師的看診方式我喜歡嗎?診所環境適合嗎?看診時間地點方便嗎?

優先考量這些問題後,若覺得在這間診所治療的意願實在不高,那可以直接換下一間診所諮詢。若有意願在這一間診所開始治療,再去約診進行「第二步、資料蒐集」,來獲得更全面完整的臉部齒列分析。

2. 資料蒐集

資料蒐集通常包含頭顱骨X光片、照相片、取齒模,這些資料可以讓矯正醫師深入分析、測量,並制定出一份完整的個案治療報告。

  • 資料蒐集所需時間:通常是10-30分鐘
  • 資料蒐集所需費用:收費,收費通常不會超過五千元

3. 聽治療報告

矯正醫師制定客製化的治療報告後,會找個時間向你說明治療的詳細規劃。通常包含:治療的裝置種類、是否需要拔牙、是否使用迷你骨釘、治療預估時間、治療總費用等。

聽治療報告時,你已經可以看到自己的牙齒照片、臉部照片、與各項臉部分析的數據,此時對於治療細節上有任何想了解的問題,可以直接問醫師,陪同的家人也可以一起參與詢問。請注意,回應患者的疑慮本來就是醫師的責任,所以不必覺得不好意思,或擔心提問不夠專業精準,儘管勇敢直接地問就對了。

  • 聽報告所需時間:不一定,依個案困難度而定
  • 聽報告所需費用:通常不收費,但會告知後續矯正治療的總費用

聽完報告後,若覺得治療方向符合你的需求,就可以簽署「治療同意書」、準備治療費用,安排治療。若覺得治療方向你不喜歡或尚有疑慮,那就先暫緩、勿簽署治療同意書。

4. 定期看診

不論是拉鐵線的固定矯正器、配戴式的透明隱形矯正器或其他矯正方式,通常間隔1-2個月要按時回診讓醫師調整。每個人的條件與口腔模樣都不同,矯正內容自然也不完全相同,所以毋須與其他人比較。但是如同前述,治療到一半若心裡有任何疑惑,就盡快向醫師發問,畢竟,每個人喜愛的美感都不同,真的別歹勢,不說出來沒有人知道。

矯正中若發生突發狀況(如矯正器脫落、隱形牙套遺失等)的處理方式,可參考「矯正旅程中」系列文章。

5. 結束療程|移除矯正裝置

矯正完成後,醫師會跟你確認,是否滿意矯正的成果,還有沒有想要改善的地方,此時你可以好好檢視治療成果是否滿意。

該如何檢視治療成果呢?其實,張大嘴巴緊貼著鏡子、死盯著每顆牙齒的位置,意義並不大。我們建議「以觀眾的角度出發」,把鏡子拿遠一些,讓鏡子看到整張臉,接著可以微笑、哈哈大笑、說話、做各種表情、或是自拍,再找找看矯正前的照片,你覺得滿意嗎?這才是其他人會看到的你的樣貌。

若是滿意矯正成果,就可以簽署「矯正完成同意書」並結清治療費用。醫師會移除所有矯正裝置、並給予「維持器」來固定矯正後的牙齒。

6. 領取維持器|定期例行檢查

「維持器」是用來固定牙齒,保護矯正辛苦的成果,所以拿到維持器後一定要好好配戴。維持器使用細節,可以參考「維持器怎麼配戴」這篇文章。

矯正完成後仍須維持3-6個月定期回診,除了一般的洗牙檢查保養之外,矯正醫師也會一併檢查維持器與牙齒排列有沒有跑掉。

番外篇之一、要是我可能要正顎手術…

絕大部分做齒列矯正的人,是不需要搭配正顎手術的,但是在「嚴重骨骼異常」或「臉型完美主義者」就有可能需要配合正顎手術才能達成療效。
正顎手術的流程可以直接參考「正顎手術全解析」這篇文章。(目前文章更動中)

番外篇之二、要是醫師沒有蒐集資料做治療計畫?

矯正治療是動輒一兩年以上的長期療程,也牽涉每個人永久的外貌與笑容改變,因次事前的規劃是嚴謹且馬虎不得的。醫師的治療計畫說明是矯正治療的標準步驟。治療前,矯正專科醫師一定會列出照片與分析結果,跟您詳細溝通需求,聆聽你的意見,來達到您心目中最理想的結果。

若醫師沒有向您說明治療計畫,可能的原因如下:
1 您的口腔狀況並沒有牽涉到多顆或複雜的牙齒移動(例如:局部矯正)
2 您的醫師並非齒顎矯正專科醫師

若您對此有疑慮,建議您可以直接向醫師溝通詢問。


結語

了解完矯正治療從頭到尾的流程後,矯正新手系列再來以四個方向:「如何選擇矯正地點」、「何時開始做矯正最合適」、「矯正器種類介紹」、「矯正的治療費用」來建構矯正前的必備知識觀,閱讀完相信一定能對矯正新手的你有所幫助。

若讀完本文,對矯正治療的流程還有其他疑問,也歡迎您利用「線上輕鬆問」或者直接「預約門診」來獲得專屬於你的矯正建議吧!

撰文者 | 王俊襱

喜愛分享科普文章,熱衷攝影與旅遊的齒顎矯正專科醫師。

專業知識分享列表
矯正注意事項列表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